水龙吟苏轼解析?
水龙吟是苏轼的一首七绝古诗,该诗以水龙吟悠扬的声音为主题,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感慨。
因此,我认为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。
从情感方面来看,苏轼通过描绘水龙吟的声音,抒发了自己的悲愤情感。
从结构上看,诗首以“水”为中心,描写了水的清澈、流动和无限,象征着苏轼的宽厚胸襟;诗中部以“龙吟”为主题,抒发了苏轼内心的愁苦和悲凉;诗尾再度回到“水”,以“幽泉涟漪清自注”为结尾,表达了个人对自然美的感悟。
展开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古诗的传承与创新;苏轼的文学特色;苏轼与古代文化的关系等等。
水龙吟典故?
1、张翰弃官归乡
“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、季鹰归未?”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:晋朝人张翰(字季鹰),在洛阳作官,见秋风起,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,便弃官回乡。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,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,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?
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,南宋朝廷却偏一隅,自己想回到故乡,又谈何容易!“尽西风、季鹰归未?”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,又抒发了对金人、对南宋朝廷的激愤,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。
2、许汜为刘备所羞
“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”,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,刘郎指三国时刘备,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。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,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,陈登对他很冷淡,独自睡在大床上,叫他睡下床。许汜去询问刘备,刘备说:天下大乱,你忘怀国事,求田问舍,陈登当然瞧不起你。
如果我,我将睡在百尺高楼,叫你睡在地下,岂止相差上下床呢?“怕应羞见”的“怕应”二字,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,表示怀疑:象你(指许汜)那样的琐屑小人,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?
3、桓温感叹年华虚度
“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”流年,即时光流逝;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,“树犹如此”也有一个典故,据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。桓温北征,经过金城,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,便感叹地说:“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?”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,人怎么能不老大呢!
水龙吟柳永?
序:昨夜酩醉,繁思种种,不觉悲念丛来。忽履至柳君,亦鸿才遭弃者。早有恒戚为其鸣震,斯借云尔。
遥遥宋玉红尘,无非獠面青烟睹。倩多粉爱,怅寥暮色,尽输狐兔。鹤掼星门,龙驰金口,浪逐陂户。且倚红偎翠,萧睃度日,难祈忘,丹墀顾。 纵有兰词妙瞩,射西州,井行歌赋。应收散荡,绝销俪艳,更名探妒。幸贡簪插,繁经抑阻,鬓霜凄悟。待来生,不教风骚误我,相卿天路!
水龙吟是词牌名,出自李白诗句“笛奏水龙吟”。水龙吟又名《龙吟曲》、《庄椿岁》、《小楼连苑》。一百零二字,前后片各四仄韵。此调句读各家不同,《词谱》分立二谱。上片十一句四仄韵,下片十一句五仄韵。此调气势雄浑,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。
水龙吟创制人是辛弃疾,而不是柳永。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号稼轩,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(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)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,人称“词中之龙”,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
辛弃疾生于金国,少年抗金归宋,曾任江西安抚使、福建安抚使等职。后被主和派排挤,退隐山居,1207年病逝,追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辛弃疾词风“激昂豪迈,风流豪放”,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等传世。
留言评论
暂无留言